亲子关系僵化的责任由谁来负
从理论上讲,父母与子女所形成的亲子关系应是世界上最纯真、最亲密的关系,父母提起子女应是眉飞色舞,喜不自禁,有道是“孩子是自己的好,庄稼是人家的好”;子女谈起父母应是自豪亲切的。但在现实中往往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情况,父子关系僵化,母女关系僵持,最亲密的人变成了陌生人、路人、仇人,这原本应该很好的关系现在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亲子关系僵化的责任到底由谁来负呢?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从家长的角度说一说家长对孩子的看法:
第一,父母都是对的,“虎毒不食子”,父母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不错,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中国,哪一家的父母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尤其是现如今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是六个家长呵护一个孩子,那种对孩子的爱实在是用言语无法表达。当然,如果说中国的父母百分之百爱孩子可能是绝对了点,但是说百分之九十九应该不过分把。人们常用“虎毒不食子”来说明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孟郊的一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描写了一位老母亲戴着老花镜,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儿子赶制缝补出行衣衫的镜头。酣畅淋漓地表达了母亲那种无私之爱,引起多少人的共鸣,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朱自清的一篇《背影》,表达了父爱的博大、深沉,令人荡气回肠。有一则寓言《儿呀,摔疼了没有?》更能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原则的爱。有一个青年正在谈恋爱,他和女友已经如胶似漆。有一天,女友突然对男青年提出了无理要求:“亲爱的,你只要把你母亲的心交给我,我就和你结婚。”男子回家把恋人的话给母亲说了,母亲二话没说,就拿刀把自己的心剜出来交给了儿子。儿子拿着母亲的心在半路上正跑着,突然跌了一跤,母亲的心却柔声细语地说:“儿呀,你摔疼了没有?”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呀!为了孩子,单亲母亲可以不嫁;为了孩子,父亲可以忍受屈辱。可见,作为家长对孩子无论是感情还是物质的付出那绝对是无私的,家长在必要时可以用自己的痛苦和生命来换取孩子的幸福和安康,这应该说是中国家长们的大爱无疆。但是作为最肯为孩子做出牺牲的中国家长,要是说他错了恐怕是他最难最难接受的。家长常常反问:“你说是我错了,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我错在了哪里?难道是我不让他学习,让他干坏事了吗?”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很难接受自己错了。因为家长有非常充足的理由,就是“我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我这都是为了孩子好,我教给孩子的都是正确的;孩子没有经过事,做事往往都是错,所以我的天职就是用自己正确的道理教育我的孩子”。这就是家长理直气壮地批评惩罚孩子的心理原因。所以,家长认为他们都是对的。
第二,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孩子就是不争气——都是孩子错
作为家长往往有这样的报怨:“我让他好好学习,可他不学;我让他好好听讲,可他不听;我让他好好看书,可他不看;我让他好好做作业,可他不做;我让他收拾房间,可他不做;我不让他上网,可他偏上;我不让他睡懒觉,可他偏睡。”“如果他能够按我说的去做,我还能骂他打他吗?还能矛盾吗?你看人家某某家的孩子有多好,从没让父母操过心,听话,学习好。”“他躲在在房子里不学习,我不偷看能了解他吗?说我看他的日记是不尊重他的隐私,我督促他学习吧,又嫌我唠叨,我不这样做行吗?要是能行,我干嘛多管闲事啊?遇着这样不争气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说起孩子的缺点真是如数家珍啊,目的都在证明自己的孩子的确不争气,没法与这样的孩子搞好关系。
下面再换一个角度看看孩子怎么看父母:
第一,我是爸妈的学习机器。孩子有孩子的想法,面对家长的做法,孩子也抱怨:“爸爸妈妈一天到晚就知道让我学习学习,假期也不让我闲着,给我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辅导班,也不问问我同不同意、愿不愿意,他霸道了,是的,我是吃父母的、喝父母的、用父母的,父母给我我们很多爱,这我知道,但也不能一天到晚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啊。我累了看个电视他叨叨,上个网聊个天他也干涉,看个小说,他也要说道说道,合着我就是一学习的机器。”
第二,我是一个人,我有我的想法,不是爸妈的工具。“爸妈从来不知道尊重我,整天只知道下命令,不允许干这不允许干那,什么事情都是他们做主,我只有按他们的意思办事,服从的份,我想做的事情他们偏不让我做,不想做的事情又偏让我,你说做活在这个家里多累啊,一点自由都没有!”
看看上述情况,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其实,孩子最无辜,错都在父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父母在亲子关系中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父母手中掌握着物质支配权;二是父母是成年人,身体发育成熟;三是父母受过技能训练,懂得对错规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从交流方面谈为什么孩子既不想说又不想听。大家想一下,作为正常人来讲,有事情有话最想对谁说?当然第一个想到是对自己关系很好的人,自己的朋友,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尊重自己的人。你从他那里能得到方法,能得到温暖或者至少能发泄一下情绪。相反,最不爱和谁说话,当然是和自己不对劲的人和不理解自己的人。如果孩子有事有话不想对自己的父母讲,这能说明什么?这就说明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或者不通情达理,不尊重孩子。反推过来就是这样。有家长说你不给我说我给你说,你听也行,还没一说,孩子就听不下去,多好的道理,听不进去,真不懂事。实际这是父母的一厢情愿。所以说交流不畅,要么是思想有隔膜,不尊重孩子,要么是不知道孩子想什么?怎样听孩子才肯说,怎样说孩子从肯听,是父母反思的问题。当然,有人会说,“亲子关系”出问题是双方的事,孩子也有责任。或许这个说法也能成立,但是从家长和孩子双方的态势上来讲,家长往往占据绝对优势,是占主导地位的,孩子的责任应该说是微乎其微的。
因为,从生活来分析,孩子是未成年人,生活来源靠父母,衣食住行都要靠父母,孩子有求于父母,不是父母有求于孩子,所以说孩子很想和父母搞好关系,不会存在孩子纯粹想离开父母,不想和父母搞好关系,为什么关系僵化,是孩子忍无可忍。就好比领导于与下属,没一个不想和领导搞好关系,除非傻瓜。因为评价、提升都要有求于领导。但为什么有的领导却落得孤家寡人,那就是不会处事,伤害下属。让下属奋起反抗。平时说这种领导家长作风。霸道!所以说主动权和责任在父母。因此说,亲子关系僵化,父母应付全部责任!问题的根源错在父母,显然,我们这里所说家长的错了不是说目的错了而是说方法错了。因为方法的错误,导致了“好心没好报”,所以家长朋友要反思这个事情。
前面关于亲子关系僵化的责任搞清楚了,那么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敬请关注下面的文章《产生亲子关系僵化的原因有哪些》
本文由临沂家教网编辑整理http://jiajiao1258.com,文章地址:http://jiajiao1258.com/newsshow.php?id=577
相关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临沂家教 找一对一家教兼职在职老师上门辅导,版权所有- 鑫诚家教网 鲁ICP备1300196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2502371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