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标点符号专题突破——破折号
一、破折号的功用
(一)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在行文中用破折号印出的解释说明的语句有以下几种。
第一,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破折号后面的话是对破折号前面词语的概念内涵作具体解释,所指范围相同。例如:
1.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特别提醒:在行文中用一个破折号印出的解释说明部分,如果其界限不清或者在语法上不能与下文直接衔接,需要再加一个破折号。例如:
2.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曹禺《雷雨》)3.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第二,引出总括性的说明。1.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2.——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贺敬之《谈歌剧的革命浪漫主义》)
注意: 在破折号之后,例(1)用“所有这一切”总括前面的词语,例(2)用“凡此种种”总括上文的几个自然段,然后加以说明。
第三,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 1.“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阿累《一面》)2.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曹禺《雷雨》)——注意:上面两例破折号前后两部分有因果关系,后一部分是解释原因的。
第四,引出补充说明的话。1.灯光,不管是哪个人的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巴金《灯》)2.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乐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特别说明:表示补充的内容常常采用插叙的办法,语义不连贯时插入成分前后都有破折号,如例1;如果补充说明部分在句末,只在前面加破折号,如例2。
(二)表示突然转变话题或突出语意转折。1.“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我是好人!”(韩起《荷花》)有必要说明一下:这里话题由称赞扇上的荷花画得好突然转到询问荷花姑娘为什么敢于当面揭露小偷。不加破折号读者会因意思不连贯而发生理解困难。
(三)强调被引出的下文。提起下文主要是冒号功能,用破折号来代替是为了使语气更强烈,或阅读更醒目。1.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2.在几千公里的铁路上,在几百公里的公路上,我从车窗望出去,我的眼睛在到处寻觅——森林!(泰似《幼林》)
(四)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1.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胡丹佛《把眼光放远一点》)
(五)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1.“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巴尔扎克《守财奴》)这里着重说明下:破折号表示后面的话不是接着前面的话连续说的,是在间顿之后再作补充。
(六)表示声音延长。1.“卖——扇子啦!”(韩起《荷花》) 2.“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何为《第二次考试》)
小注:例1“卖——”是街上叫卖声,例2引号内是连续的练歌声。一般地,破折号出现在句末不加句号,但有时可加问号或叹号以表示语气。例如: 3.“真的?哈哈哈……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何建明《落泪是金》)
(七)用于事项列举分承。1.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
(八)标明副标题。1.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人民日报》1980.5.23)
(九)用于引文、注文之后,交代作者、出处或注释者。例如: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初中课本《中国历史》)
(十)表示总结上文。1.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二、破折号使用时的几点说明
1.行文中出现起解释或补充说明作用的插入语时,往往在插入语前后两处使用破折号,这种功能相当于括号。如: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运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2.破折号表注释作用时,紧跟被解释者;冒号的此种功能则一冒到底。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3.破折号起注释作用时不能和“是”“即”等连用。如:诺贝尔奖基金会评出了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他们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去掉破折号)
相关阅读:
上一篇:“叫兽假”-原来只为看韩剧
临沂家教 找一对一家教兼职在职老师上门辅导,版权所有- 鑫诚家教网 鲁ICP备1300196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2502371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