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进入紧张的倒计时一个月!不过,对于已经拿到了国外名校offer的高三毕业生,提前“下车”的他们可以大声跟高考说“再见”了。高考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会不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留下来,还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出走”?
现状:学霸被国外名校提前“抢”走
来自执信中学的数据显示,三年前这一届招收了832名学生,但不久前参加广州市高考一模的只有720多人,这意味着有100多人放弃了高考。而这批“出走”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已经被录取的尖子生。
据介绍,截至4月底,执信中学2015届高三(除PCP外)共有27人被国外名校录取,而今年执信第二届PCP国际班23名毕业生全部已被国外名校录取,其中91.3%学生进入美国前50名大学深造。这意味着该校今年的毕业生已经有50人被国外名校“抢”走了。
而在广东实验中学,今年该校艺术与设计预科的18名毕业生,也全部被英美等国顶尖大学录取。普通高中也有不少学生陆续收到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作为高考之外的另一种通向“罗马”的大道,出国成为近年广州高中学生的热门选择。此前,有数据曾显示,全国高考人数不断下滑,原因就是不少学生逃离高考—学霸希望在国外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而非学霸也能在国外寻找到多元的发展。
变化:不再选传统名校,留学趋理性
采访了解到,执信中学本届被国外名校录取的学生,有申请传统的国外名校的,比如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但也有不少学生选择了美国排名前20名的文理学院,比如科尔盖特大学、莎拉劳伦斯学院、三一学院等,这让校长何勇感到很惊喜。
“这说明学生出国留学越来越理性了。”何勇说,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文理学院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许多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往往不亚于哈佛、耶鲁等综合性大学。由于注重小班化、通识教育等,优秀的文理学院本科生颇受常春藤学校的青睐。
有人认为尖子生到国外上大学是人才的流失,对此,何勇不以为然。他说,这其实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阶段,能开拓视野,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今后他们也可以用其他各种方式来为国家服务。
未来:高考改革还是留不住人才
那么,未来在高考新方案改革之后,还能留住人才吗?执信中学副校长陈民认为,高考改革之后,可能会有更多人出去。因为高考改革并没有改变“分分计较”的现状,仍然是以成绩为衡量标准,而国外名校的录取,成绩只是基本门槛,如此一来,高考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风险。
何勇也认为,尽管目前高考改来改去,但在录取方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也没有像国外高校一样提供多个录取机会,学生未来很可能仍然为填志愿而烦恼。
此外,越来越多家长愿意孩子接受国外教育。据陈民介绍,现在选择出国的学生,大多数父母是知识分子,他们的眼光更长远,对中外大学教育了解得更清晰。
争议:公办学校国际班还能办吗?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执信中学普通班的学生也有27人被国外名校录取了,这是否意味着并非上高价的国际班才能出国留学?
对此,陈民指出,很多学生选择读国际班,并非就是为了出国,而是看重国际班多元的课程。而普通班的学生有些是到了高三才决定出国的,得成绩很拔尖才行,除了兼顾各个学科的成绩,还要自己准备好英语考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此前,教育部有提出清理公办学校开办国际班,不得额外高价收费,不过似乎没有下文了。“执信中学PCP班是经教育局批准以及物价局备案、同时满足计划内招生的,如果教育部要求清理国际班,我们最多是让学生回归到本校体系。但不另外收费是绝对办不下去的。”陈民说。
据介绍,在上海,类似执信中学PCP班这类经教育部门批准开办的国际班,政府将拨款扶持。不过,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公平,“正确做法应该是允许学校设立项目收费,在政府的监督下独立核算,进行项目监控。应该给这些项目出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有人质疑学校开办国际班从中牟利。对此,有学校负责人坦言,现在多数公办学校根本不缺经费,国际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本没有规模去盈利。“如果学校要赚钱,一定要扩大规模,不设那么高的门槛,只要学生愿意来,学校就收。”
临沂家教 找一对一家教兼职在职老师上门辅导,版权所有- 鑫诚家教网 鲁ICP备1300196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2502371387号